日头已经上到头顶,三人走得人困马乏,饥肠辘辘。可是此处前不着村后不着店,距下一个驿站尚有百里之遥。正在东张西望,忽听于敏说道:“前边好像出现了岔路,我去看看有没有吴纳留下的标记。”
说着朝前紧跑一段,来到一个转弯处,下了马,先到左侧路口寻找了一番,没有发现什么,便转身来右侧路口的杨树上挨个搜寻。
“有了,在这里。”于敏指着树上对赶过来的韩宜可和周观正道。
二人抬头看看,果然刻着个“戊”字。
韩宜可点点头道:“好,我们沿着这条路追下去。”
刚要移步,却见周观正指着旁边的一棵大树道:“那是什么?”
韩宜可回头望过去,只见那棵树上清清楚楚刻着一个“茂”字。
于敏道:“可能是谁随便刻着玩的。”
韩宜可微微一笑,摇头道:“这个字刻得跟吴纳留下的标记一样工整,不可能是闲玩。以本官之见,应该是别人的联络记号。驿道上过往客商甚多,难免需要相互联系。因担心后来者走错路,自然要在岔路上留下标记。这个法子我们能想到,就不许别人想到?”
于敏不好意思笑道:“是了是了,别人的脑子不比我们笨。”
周观正在一旁焦躁地说:“我们自己走不错就得了,何必管别人的事。老韩哪,我这肚子实在饿得受不了了,赶快找地方吃饭去吧。”
韩宜可正打算到前边找找有没有野店,偶一扭头,发现左侧不远处有户人家,便说道:“我们去那里好歹讨点吃喝,吃饱了好继续赶路。涂节那厮跑得真快,追了这么久,也不见他的影子。”
周观正道:“你带我们匆匆忙忙出来,就是为了追赶涂节?”
韩宜可若有深意地说道:“如果我猜得不错,涂节、吴纳和蔡克中走的是一条路,我们最终要和他们三人碰在一起。”
周观正不解地问道:“有什么根据?”
韩宜可笑道:“此时还不能说。”
周观正鼻子一歪道:“阴阳怪气的。爱咋地咋地,我不管那么多了,当务之急是填饱肚皮。”
三人刚下驿道,忽见前面走来一群衣衫褴褛之人,有老有小,手里都拿着棍子,捧着破碗,一个个满脸凄苦。经过身边时,听见他们正议论去哪里讨饭的话。
韩宜可望着那些人走远,又望望禾苗肥壮的无边稻田,说道:“近年来风调雨顺,五谷丰登,怎么百姓还要去逃荒呢。”
周观正道:“八成是这里的人有这习惯,利用农闲去要饭,可以节省下自己的粮食。都还挺会算计的。”
韩宜可笑骂道:“胡说八道。”
三人赶到那座宅院近前,将马放在屋后路沟里啃草,信步转过去走到前边。刚要叫门,忽见稀疏的篱笆墙外有个六七岁的小男孩,正趴在那堆隔年的甘薯蔓上翻找什么。韩宜可觉得那个小身影甚是可爱,便走过去笑问道:“小娃娃,你在找什么呀?”
小孩眨巴着一双秀气的眼睛瞅瞅几个生人,举起小手答道:“甘薯。”
韩宜可看看他的手里,原来是一截筷子粗细的甘薯根,不禁笑道:“这是甘薯根,不是甘薯,怎么能吃呢?”
周观正和于敏看着小孩的天真模样,也忍不住笑起来。
“这就是甘薯嘛,比饭好吃多了,不信你尝尝。”小孩说着把甘薯根送到了韩宜可嘴边。
韩宜可摇头笑道:“你喜欢吃,就自己留着吧。我可不好吃你的点心哟。”说着在小孩后脑轻轻拍了拍。
小孩一脸认真地说道:“我可舍不得吃,这是给爹爹吃的,爹爹有病。”说完继续在甘薯蔓下翻找。
正在这时,屋里传来一个男人的声音:“小豆,在和谁说话呀?”